【停考过渡说明】
1、自文件发布之日起,农学(专升本)停止接受新生注册;
2、自2025年起,不再安排原专业课程考试,未毕业的在籍考生按停考专业课程顶替方案报考相应课程,符合毕业条件办理本专业毕业证书或转入相应专业继续报考,符合转入专业毕业条件办理转入专业毕业证书;
3、自2026年起,不再颁发专业毕业证书。详见:湖北省关于调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考试计划的通告
湖北自考农学(本科)专业计划※
专业代码及名称:090101 农学
原专业代码及名称:090102 农学
主考院校:华中农业大学
| 课程类别 | 课程序号 | 课程代码 | 课程名称 | 课程学分 | 备注 | 最低学分/学分小计 | |||
| 公共基础课 | 1 | *03708 |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| 2 | 16/30 | ||||
| 2 | *03709 |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| 4 | ||||||
| 3 | *00015 | 英语(二) | 14 | 选考不低于10学分;申请学位者英语(二)必考。 | |||||
| 4 | 08118 | 法律基础 | 5 | ||||||
| 5 | 06779 | 应用写作学 | 5 | ||||||
| 专业核心课 | 6 | *02634 | 生物化学(二) | 6 | 学位课程 | 35/45 | |||
| 7 | *02672 | 作物育种学 | 4 | 学位课程 | |||||
| *02673 | 作物育种学(实践) | 1 | |||||||
| 8 | *02676 | 作物栽培生理 | 6 | 学位课程 | |||||
| 9 | *00137 | 农业经济学(一) | 6 | ||||||
| 10 | *02677 |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 | 6 | ||||||
| 11 | *02678 | 农业推广学 | 6 | ||||||
| 12 | *02679 | 种子学 | 6 | ||||||
| 13 | *02680 | 农产品加工 | 4 | ||||||
| 选考课 | 可从同层次选考课程库中,或湖北省自学考试现行开考的其他同层次专业中,自主选择与本专业课程名称及代码不相同的理论课程选考,达到学分规定要求。 | ||||||||
| 毕业考核 | 14 | *09921 | 农学毕业考核 | 不计学分 | |||||
| 其他要求 | 合格课程总学分不低于70学分,合格课程门数(不含毕业考核)不少于13门,毕业考核合格及以上;申请学位者英语(二)必考。 | ||||||||
说明:*表示原专业考试计划已设课程。
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学(专业代码090101)专升本专业转入
农林经济管理(专业代码120301)专升本专业课程顶替表
停考专业(090101)课程及代码 | 转入专业(120301)课程及代码 | ||||||||
序号 | 课程代码 | 课程名称 | 学分 | 备注 | 课程代码 | 课程名称 | 学分 | 备注 | |
1 | 03708 |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| 2 | 03708 |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| 2 | |||
2 | 03709 |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| 4 | 03709 |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| 4 | |||
3 | 00015 | 英语(二) | 14 | 13000 | 英语(专升本) | 7 | |||
4 | 02678 | 农业推广学 | 6 | 02678 | 农业推广学 | 6 | |||
5
6 7 8 9 10 11 12 13 | 02672 02673 02676 02634 02677 02679 02680 00137 06779 08118 | 作物育种学 作物育种学(实践) 作物栽培生理 生物化学(二)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 种子学 农产品加工 农业经济学(一) 应用写作学 法律基础 | 4 1 6 6 6 6 4 6 5 5 | 学位课程
学位课程 学位课程 | 14048 14050 14049 11956 11950 08988 00134 12658 03353 13683 11899 | 农业经济学 农业企业管理学 农业农村政策学 农村社会调查专题(实践) 农产品市场调查(实践) 农产品营销学 农业统计学 农村金融学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管理学原理(中级) 农村经济管理综合实践 | 6 5 4 6 6 4 4 4 5 6 10 | 学位课程 学位课程 学位课程
实践课程 |
已合格课 程组学分 需大于或 等于未合 格课程组 学分,申请 学位者可 不考 11950 |
其他同层次已合格理论课程 | |||||||||
14 | 09921 | 农学毕业考核 | 不计学分 | 14782 | 农林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| 不计学分 | |||
说明:1.注册原专业的考生符合原专业毕业规定的要求,可按原专业申请毕业,也可完成课程顶替后,选择按新专业毕业规定的要求申请毕业。
2.原专业计划中课程未安排考试的,可按课程顶替表中选择新专业中有对应关系的课程考试。
3.原专业计划中推荐选考课可从同层次课程中,或新计划对接课程组中,自主选择与本专业课程名称及代码不相同的理论课程考试,达到原专业毕业规定的要求。
4.凡理论考试与实践环节考核两部分相结合的课程视为一门课程,考生须取得两个部分的合格成绩方能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。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