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计划自考小学教育专业
*专业开设情况以网上报名系统为准
序号 | 课程代码 | 课程名称 | 学分 | 考试方式 | 课程类别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03706 |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| 2 | 笔试 | 必考 | |
2 | 12656 | ***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| 4 | 笔试 | 必考 | |
3 | 13124 | 英语(专) | 7 | 笔试 | 必考 | |
4 | 14447 | 小学教育学 | 6 | 笔试 | 必考 | |
5 | 14453 | 小学生心理学 | 6 | 笔试 | 必考 | |
6 | 14451 |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养成教育 | 5 | 笔试 | 必考 | |
7 | 07688 | 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 | 4 | 笔试 | 必考 | |
8 | 14460 |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| 5 | 笔试 | 必考 | |
14461 |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(实践) | 1 | 实践 | 必考 | ||
9 | 14455 |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| 5 | 笔试 | 必考 | |
14456 |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(实践) | 1 | 实践 | 必考 | ||
10 | 00413 | 现代教育技术 | 2 | 笔试 | 必考 | |
00414 | 现代教育技术(实践) | 2 | 实践 | 必考 | ||
11 | 00405 | 教育原理 | 6 | 笔试 | 必考 | |
12 | 00406 |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| 4 | 笔试 | 必考 | |
13 | 13866 | 教育政策法规 | 4 | 笔试 | 必考 | |
14 | 00415 |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 | 8 | 笔试 | 必考 | |
15 | 00418 | 数论初步 | 4 | 笔试 | 必考 | |
16 | 00416 | 汉语基础 | 4 | 笔试 | 必考 | |
总学分 | 80 |
序号 | 原计划课程 | 新计划课程 | 备注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课程代码 | 课程名称 | 学分 | 课程代码 | 课程名称 | 学分 | ||
1 | 03706 |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| 2 | 03706 |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| 2 | |
2 | 12656 |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| 4 | 12656 |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| 4 | |
3 | 00012 | 英语(一) | 7 | 13124 | 英语(专) | 7 | 原计划任意一门课程可顶替新计划课程 |
00409 | 美育基础 | 4 | |||||
4 | 00408 | 小学科学教育 | 4 | 14447 | 小学教育学 | 6 | |
5 | 00407 | 小学教育心理学 | 5 | 14453 | 小学生心理学 | 6 | |
6 | 00395 | 科学.技术.社会 | 5 | 14451 |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养成教育 | 5 | |
7 | 02548 | 生产实践 | 4 | 07688 | 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 | 4 | |
8 | 00410 | 小学语文教学论 | 5 | 14460 |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| 5 | |
14461 |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(实践) | 1 | |||||
9 | 00411 | 小学数学教学论 | 5 | 14455 |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| 5 | |
14456 |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(实践) | 1 | |||||
10 | 00413 | 现代教育技术 | 2 | 00413 | 现代教育技术 | 2 | 原计划任意一门课程可顶替新计划课程 |
00018 | 计算机应用基础 | 2 | |||||
00414 | 现代教育技术(实践) | 2 | 00414 | 现代教育技术(实践) | 2 | 原计划任意一门课程可顶替新计划课程 | |
00019 | 计算机应用基础(实践) | 2 | |||||
11 | 00405 | 教育原理 | 6 | 00405 | 教育原理 | 6 | |
12 | 00406 |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| 4 | 00406 |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| 4 | |
13 | 06764 |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策略 | 4 | 13866 | 教育政策法规 | 4 | |
14 15 16 | 00415 00418 00416 00417 04729 00412 |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数论初步 汉语基础 高等数学基础大学语文 小学班主任 | 8 | 00415 00418 00416 |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数论初步 汉语基础 | 8 | 1.原计划课程与新计划相同的,必须对照顶替新计划相同课程; 2.其余原计划课程可以一对一任意顶替新计划课程; 3.原计划课程不得重复顶替新计划课程。 |
4 | |||||||
4 | 4 | ||||||
8 | |||||||
4 | 4 | ||||||
4 |